新东方网>沈阳新东方学校>中学资讯>正文

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:化学方程式中“↑”和“↓”的使用方法

2019-05-04 10:50

来源:

作者:小编

  化学方程式中“↑”和“↓”的使用方法
 
  化学方程式中,“↑”和“↓”是我们用来表示生成物和反应物不同聚集状态的符号。但是学生常常不能正确使用。这里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说明这两个符号的用法。
 
  一、表示气体产物
 
  1.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,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,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“↑”符号标出。如:
 
  2KClO32KCl+3O2↑
 
  CaCO3+2HCl=CaCl2+H2O+CO2↑
 
  2.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,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“↑”表示。如:
 
  S+O2SO2 CO+CuOCu+CO2
 
  3.固态或液态反应物,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,也应用“↑”表示,并注明反应条件。如:
 
  NaCl+H2SO4=NaHSO4+HCl↑
 
 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,但溶解在溶液中,没有逸出,则不用“↑”表示。
 
  4.固态或液态反应物,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,均应分别用“↑”表示。如
 
  2H2O2H2↑+O2↑
 
  5.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“↑”表示。
 
  二、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
 
  1.反应在溶液中进行,生成不溶性沉淀物,则在这种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“↓”表示。如:
 
  H2SO4+BaCl2=BaSO4↓+2HCl
 
 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,不用“↑”表示。
 
  Ca(HCO3)2CaCO3↓+CO2↑+H2O
 
  生成物中的沉淀和气体分别用“↓”和“↑”表示。
 
  2.如果反应物本身是固态,生成物虽是不溶性固体,也不用“↓”表示。
 
  3.在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虽然是可溶的,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呈晶体析出,也应用“↓”表示。如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中发生这样的反应:
 
  NaCl+NH3+CO2+H2O===NaHCO3↓+NH4Cl
 
  2NaHCO3Na2CO3+CO2↑+H2O
 
  4.反应物中的不溶性固体,也一律不用“↓”表示。

 

文章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!

 

 

 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一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二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三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一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二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三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 

新东方沈阳学校官方微信:(微信号:xdfhhr123

最新报班优惠、课程大纲及课件,请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!

焦点推荐

版权及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(含本网和新东方网) 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、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,电话:010-60908555。

免费申请学习规划

已为29471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

*验证码

*短信验证码

400-024-0009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