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东方网>沈阳新东方学校>中学资讯>正文

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:物态变化的误区讲解-沈阳新东方学校

2019-03-28 14:08

来源:

作者:小编


 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,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,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、中考常考知识点、各科复习方法、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,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,理清做题思路,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!下面是《2018中考物理知识点:物态变化的误区讲解》,仅供参考!

  物态变化的误区讲解
 
  一、对几对关键字的误写
 
  1、"熔"和"溶"
 
  固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熔化,如对海波加热,海波由因态变成了液态;固体溶于另一种液态物质中的现象叫溶化,如海波放入水中变成了海波溶液。熔化是吸热过程,所以要用到"火",故用"火"旁;而溶解时不需要加热,只不过有的溶解过程是吸热过程,液体的温度会降低,有的是放热过程,学习方法,液体的温度会升高,但必须有液体物质,故用"水"旁。如食盐溶于水,白糖溶于水等。
 
  2、"汽"和"气"
 
  "汽"是指由液体或固体变成的气体,也特指水蒸气。如汽油、汽水等,由于它身上有"水",所以常与液态有关,"汽化"是指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;而"气"是指某种气体,如空气、水蒸气等,所以常与气态有关。
 
  3、"凝固"和"凝结"
 
  "凝固"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,固在一起就成了固态;而"凝结"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,将分散的水蒸气结合在一起形成水滴。如常说的凝结成小水滴,就是水蒸气变为液体的过程。
 
  二、对"白气"状态的误解
 
  能飘浮在空气中的都认为是气态,如对"白气"的误解,形成"白气"时,它在空中也能飘浮,表面上与气体的状态是一样的,但它不是水蒸气,因为水蒸气是不能被人所看到的,我们生活的空间无处不存在水蒸气,但我们却看不到它,可"白气"却能被我们所看到,说明"白气"不是水蒸气,那么它是什么呢?仔细观察发现,这些"白气"都是由一些细小的小水滴组成的,它们的平均直径只有几个微米,因此它们能够在空中悬浮成为白色的气状物质。如生活中的雾、吃冰棒时冰棒上冒的白烟、做饭时锅里冒出的"白气"、打开冰箱后出现的"白气"、冬天嘴里哈出的"白气"等,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小液滴。所以学习时我们不但要善于比较,更要善于归纳、总结、善于举一反三。
 
  三、对吸、放热记忆的误区
 
  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,关于物体的吸、放热过程极易产生混淆,有时死记硬背的效果又不好,所以这部分有时被认为是学习的难点。
 
  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图示来描述,如图1所示,凡是向上的变化,都是吸热的,向下的变化都是放热的。这种将六个物态变化立起来的直观方式很适合我们的记忆。
 
  同时也可以从状态来记忆,凡是向体积变大、没有形状的方向转变的变化都是需要能量的,要吸热;凡是向体积变小,越来越稳固方向转变的都需要将能量释放出来的,应该放热。

 

 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一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二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初三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一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二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沈阳新东方学校高三数学,语文,英语,物理,化学,课程和资料点击了解详情

 

新东方沈阳学校官方微信:(微信号:xdfhhr123

最新报班优惠、课程大纲及课件,请扫描二维码,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!

焦点推荐

版权及免责声明

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(含本网和新东方网) 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、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,电话:010-60908555。

免费申请学习规划

已为29471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

*验证码

*短信验证码

400-024-0009

在线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