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一上学期的主要知识是基本概念中的化学计量和氧化还原、化学实验、元素及其化合物。化学计量是学生进行化学计算的基本工具,氧化还原也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。元素化合物是知识体系的重点部分和学习化学实验的基础。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,是难点所在。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是关键环节。高一下学期学生初步接触基本理论和有机化学。基本理论部分重在知识的原理分析,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是提高学生分数的关键。有机化学在学习之初学生会感到较难理解。在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应逐步渗透官能团所具有的通性,帮助学生进入高二打好基础。
知识模块 | 知识单元 | 考试大纲 | 知识点 |
无机化学 |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|
1、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 用方法。 2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。 3、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实验室一般事 故的预防、处理方法。 4、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,进行常见物质 (包括离子)的检验、分离和提纯。 |
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及基本操作 |
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| |||
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| |||
离子的检验 | |||
化学计量与运用 |
1、利用相对原子质量、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 关计算。 2、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,能根据物 质的量与摩尔质量、气体摩尔体积、物质的量 浓度、阿伏伽德罗常数、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 关系进行计算。 |
物质的量 | |
阿伏伽德罗常数 | |||
摩尔质量 | |||
气体摩尔体积 | |||
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| |||
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| |||
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的配置 |
|||
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| |||
十字交叉法 | |||
化学计量综合计算 | |||
无机化学 | 物质的分类 | 1、识别分子、原子、离子(包括原子团)。 2、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,如:混合物和纯 净物、单质和化合物、金属和非金属等。 3、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、碱、盐、氧化 物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。 |
化学的分类 |
分散系及其分类 | |||
胶体及其性质 | |||
胶体的制备和精制 | |||
离子反应 | 1、了解电解质的概念。 2、根据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性,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,并能正确 书写电离方程式。 3、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。 4、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,能从离子角 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。 |
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| |
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| |||
电解质的电离与电离方程式 | |||
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及意义 |
|||
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| |||
离子共存、鉴别及分离 | |||
离子反应相关计算 | |||
氧化还原 | 1、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 反应。 2、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,理解氧化 还原反应的本质。 3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 质以及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。 |
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 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|
|
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、 特征及判断 |
|||
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| |||
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| |||
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| |||
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 重要规律 |
|||
氧化性、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| |||
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| |||
无机化学 | 金属的化学性质 |
1、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 关现象。 2、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,掌握常见金 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。 |
金属的存在和通性 |
钠与氧气的反应 | |||
铝与氧气的反应 | |||
钠与水的反应 | |||
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| |||
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| |||
物质的量在化学方 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|
|||
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|
1、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 相关现象。 2、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,掌握常见金 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。 |
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| |
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| |||
焰色反应 | |||
过氧化钠、二氧化碳、 水反应的几个重要关系 |
|||
过氧化钠、氢氧化钠、碳酸钠、碳 酸氢钠有关的综合计算及应用 |
|||
纯碱的生产 | |||
氧化铝、氢氧化铝的性质 | |||
氢氧化铝的制备及明矾的净水原理 | |||
铝盐与碱溶液的反应 | |||
偏铝酸盐与酸溶液的反应 | |||
铝三角 | |||
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| |||
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| |||
铁离子、亚铁离子的检验 | |||
氢氧化亚铁的制取 | |||
铁元素的转化(铁三角) | |||
合金材料 | 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, 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。 |
合金及其性质的选用 | |
几种常见的合金(铜合金、钢铁) | |||
无机化学 | 无机非金属材料——硅 |
1、根据研究物质的思维和方法,掌握常见非金 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。 2、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极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 质量的影响。 3、了解水泥、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、生产原 料及其用途。 |
二氧化硅晶体结构、 化学性质与用途 |
硅酸的性质和制备及用途 | |||
硅酸盐的表示方法 | |||
硅酸盐工业 | |||
硅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| |||
硅的工业制法与提纯 | |||
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| |||
硅及其化合物推断 | |||
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——氯 |
氯气及其它卤素的物理性质 | ||
氯气与金属、非金属的反应 | |||
氯气与水、盐,碱溶液的反应 | |||
氯水的成分及漂白原理, 氯水的性质及应用 |
|||
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| |||
卤离子的检验 | |||
卤素的原子结构 | |||
卤素的化学性质 | |||
卤素的特性、分离和提纯 | |||
CLO2及氯的酸化物 | |||
无机化学 | 硫的氧化物 | 1、根据研究物质的思维和方法,掌握常见非 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。 2、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极其重要化合物对环 境质量的影响。 3、了解水泥、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、生产 原料及其用途 |
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|
二氧化硫的检验 | |||
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与分离 | |||
漂白原理的比较 | |||
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| |||
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| |||
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| |||
氮的氧化物 | 氮的氧化物的生成 | ||
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| |||
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几种情况分析 | |||
与氮的氧化物有关的计算 | |||
氮的性质及用途 | |||
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| |||
氨 硝酸 硫酸 | 氨的性质 | ||
氨气的制法 | |||
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| |||
氨的喷泉实验 | |||
氨水 | |||
与氨、铵盐有关的计算 | |||
浓硫酸的性质 | |||
与氨、铵盐有关的推断 | |||
硝酸的性质 | |||
与浓硫酸、浓硝酸的反应 | |||
无机化学 | 电化学 | 1、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 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 2、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。 3、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。 4、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。 |
原电池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|
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| |||
原电池反应、电极反应 | |||
化学电源的分类及介绍 | |||
原电池的设计 | |||
原电池的作用于环境保护 | |||
电解原理 | |||
电解时电极产物的判断 | |||
电解时电极反应 | |||
电化学有关计算 | |||
电解的应用 | |||
金属的腐蚀 | |||
金属的防护 | |||
物质结构与性质 |
通过离子键、共价键(极性键和非极性键)的 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。 |
化学键理论 | |
原子结构 | |||
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| |||
共价键 | |||
略 | 分子的立体构型 | ||
分子的性质 | |||
晶体概论 | |||
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| |||
金属晶体 | |||
离子晶体 | |||
晶体类型性质应用 | |||
无机推断专题 |
通过金属、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及其性质递变规律,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、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 间的相互关系。 |
无机推断专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