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物理大致有六个层次,即首先听懂,而后记住,练习会用,渐逐熟练,熟能生巧,有所创新,从基础知识最初目标,最终达到学习物理的最高境界。在物理学习过程中,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,对照学习的六个层次,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,找出自己的不足,进而确定自己改进和努力方向。
知识单元 | 高考大纲 | 知识点 | 知识说明 |
相互作用 | 掌握并运用 | 力的性质 | 力的基本性质在初中已经有所涉及,高中阶段让学 生系统地认识力。重力、弹力、摩擦力是最基本的 三种性质力,它们的作用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。 |
重力 | |||
弹力 | |||
静摩擦力 | |||
滑动摩擦力 | |||
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 | 本单元学习如何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受力, 平行四边形定则在以后很多地方都会涉及。高 考通常出选择题。 |
||
共点力的分解 | |||
正交分解法 | |||
共点力的平衡 | |||
直线运动 | 掌握并运用 | 参考系 | 重新定义运动学的基本概念,特别是引入了矢 量。其中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是重点。 |
时间和时刻 | |||
质点 | |||
矢量和标量 | |||
位置、位移和路程 | |||
速度、速率、平均速度、瞬时速度 | |||
加速度 | |||
匀变速直线运动 | 本章探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,涉及很多公式 和规律,是以后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。高考出选 择题或者大题的一个小问。 |
||
运动图像 | |||
自由落体运动 | |||
竖直上抛运动 | |||
追及和相遇 | |||
牛顿运动定律 | 掌握并运用 | 牛顿第一定律 | 重点在于认识惯性的概念。 |
牛顿第二定律 | 高中物理力学的核心问题。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 解是建立力学知识体系的关键。 |
||
力学单位制 | |||
牛顿运动定律 | 掌握并运用 | 牛顿第三定律 | 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,是高中物理解题的重要方 法之一。也是物理入门阶段最难的问题。高考以 解答题的形式出现。 |
连接体问题 | |||
共点力的静态平衡 | |||
共点力的动态平衡 | |||
失重与超重 | |||
曲线运动 | 掌握并运用 | 曲线运动的性质条件 | 曲线运动的基础,作为知识背景。 |
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| |||
描述圆周运动物理量 | |||
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| |||
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 | |||
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| |||
万有引力与航天 | 理解 | 开普勒行星的运行 | 本章是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圆周运动,再加上现代 的航天科技,考察知识的应用能力。高考必出一 道选择题。 |
万有引力定律 | |||
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| |||
宇宙航行 | |||
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| |||
机械能守恒定律 | 掌握并运用 | 功 | 这一单元重点在于对于功的理解和计算,特别是分 析机械做功。高考会作为解答题的一个考点,出一 些较难的题目。 |
功率 | |||
机车的启动 | |||
动能、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| 动能定理是高考最重点的考察项目之一,选择、 实验、解答题 |
||
动能定理 | |||
机械能守恒定律 | |||
动量守恒定律 | 掌握并运用 | 动量和冲量 | 动量定理是解释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的重要规律, 与动能定理并列。 |
动量定理 | |||
动量守恒定律 | 掌握并运用 | 动量守恒定律 | 力学的重要规律,研究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时的运动, 涉及面相当广泛。动量守恒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。 |
碰撞 | |||
反冲运动、火箭 | |||
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| 掌握并运用 | 简谐运动 | 机械振动是一种较复杂的运动形式,机械波的传播规 律应用十分广泛。高考必考一道选择题。较难掌握。 |
弹簧振子和单摆 | |||
机械振动、共振 | |||
波的形成和传播 | |||
波的图像 | |||
波长、频率和波速 | |||
波的干涉和衍射 | |||
多普勒效应 | |||
力学实验 | 掌握 | 基本仪器的使用 | 实验题高考必考两个,18分。只会从列出的实21个验里面出。 并且通常三年内出过的不会再出。因此我们只要把剩下的实 验掌握了,高考就几乎不会丢分。 |
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| |||
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| |||
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| |||
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| |||
研究平抛运动 | |||
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| |||
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| |||
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|